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人热衷于野味烧烤、火锅、鱼生、醉蟹等等,但是,在享受美食同时,带来了新的危机——食源性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被忽视的热带病:全球影响与防治对策》报告中,21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中包含了多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说明目前其已成为广泛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某些寄生虫病感染阶段在动物肉类或水产品中,人因摄入生或半生的这类食品而感染。根据食物来源可将食源性寄生虫病分为六类,即肉源性、鱼源性、植物源性、水源性、软体动物源性及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我省常见的有哪些食源性寄生虫病呢?
(1)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因生吃或半生吃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蟹而感染。夏季到河边捉螃蟹,切勿直接食用。
(2)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因吃生的或不熟的含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3)牛带绦虫病
因吃生的或不熟的含牛带绦虫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如带血牛排。
(4)猪带绦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
因吃了含活的感染期幼虫的猪肉而感染,如未熟的涮肉、烧烤等。
(5)裂头蚴病
主要因食生的或未熟的含有曼氏裂头蚴或原尾蚴的蝌蚪、蛙、蛇等而感染。
(6)广州管圆线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动物而感染,如福寿螺等。
常见的危机美食有哪些?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No.1 醉蟹、腌蟹、烤蝲蛄——肺吸虫病
生吃或半生吃肺吸虫病流行区的溪蟹、蝲蛄、野生动物的肉或生饮溪水都可能导致肺吸虫感染。我省是肺吸虫病流行区,在野外捕捉的螃蟹,切勿直接食用。此外烧烤、煎炸时间过短、酒及调味品等均不能完全杀死溪蟹中的囊蚴,因此醉蟹、蝲蛄酱均有感染肺吸虫的风险。
肺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肺部,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气短、咯血。此外,肺吸虫也可能在皮下游走,表现为皮下结节或包块;还可能寄生在颅内,导致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瘫痪、失语等。
No.2 凉拌螺肉、爆炒螺肉——广州管圆线虫病
北京曾经爆发广州管圆线虫病,有近200人罹患该病,而引发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道菜“凉拌螺肉”。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常见的中间宿主,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进入人体后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No.3 涮肉、烧烤——猪带绦虫病、囊尾蚴病
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可感染猪带绦虫病,患者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大便可排出虫体节片。人误食入猪带绦虫虫卵后,虫卵在人体内孵出幼虫,幼虫会侵入人体各器官而引起脑、皮下、眼部等的囊尾蚴病。
此外未熟的涮肉和烧烤还可能引起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等,食入不熟的牛排等可能会感染牛带绦虫病。
No.4 蝌蚪、蛙肉、蛇肉——裂头蚴病
除食入如爆炒蛙肉、蛇肉等不熟的含有裂头蚴的动物肉类而感染裂头蚴病外,在我省部分地区流传一些民间偏方,如喝蝌蚪败火,贴青蛙皮消炎,这些偏方引发了多起裂头蚴病。裂头蚴常寄生于人体的眼部、四肢躯干皮下、口腔颌面部、脑部和内脏等引起相应症状。
No.5鱼生粥——肝吸虫病
鱼生粥是两广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但同时也是当地感染肝吸虫病的重要方式。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我省肝吸虫病感染的主要方式是鱼火锅、生熟砧板不分造成的污染等。肝吸虫主要损伤肝脏,患者感染后可有肝区疼痛、腹胀、腹部不适等。慢性重复感染者晚期可发生肝硬化、胆管癌甚至死亡。
No.6三文鱼——异尖线虫病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渐深入,以及人们对高级食材的追求,低脂高蛋白、肉质鲜美,口感细腻的三文鱼成了年轻人的新宠。但异尖线虫是三文鱼等海鱼类的常见寄生虫,食入生的或不熟三文鱼等可导致异尖线虫病,引起胃肠不适,重症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或数天后下腹部疼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目前异尖线虫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需靠胃镜取虫。
这么多美食都存在风险,对于吃货来说舍弃美食,人生的意义就少了一半,那该如何正确享受美食呢?
1、加强食品卫生检疫与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染病动物进入餐桌。
2、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提高人们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
3、改变生食、半生食肉类的饮食习惯。在未保证卫生安全的情况下,不生食、半生食虾、蟹、螺等淡水水产品。蛇胆、蛇血、蛇肉、泥鳅、蛙、螺肉绝对不可生食。
4、吃火锅、烧烤、牛排时,注意肉类卫生和安全,一定要涮熟、烤透,肉制品烹饪应使中心温度达70℃以上,5-10分钟。
5、生鱼片应选择有食品安全保证的餐馆,且尽量选择-20℃冷冻24小时以上的深海鱼水产品。
6、茭白、菱角、荸荠等表皮也可能含有寄生虫,必须洗净、煮熟后再吃。
7、厨房内的砧板、菜刀及食品容器要生熟分开。
如果有不良进食行为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下游走性包块等疑似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就诊。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供稿专家: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雅兰
审稿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颖
|